1. 我并非毫无保留地认同韩寒的每一个观点,但我毫不怀疑:过去三年间在开启民智、培育公民方面韩寒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无人能及。
2. 韩寒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他说出了多么深刻的道理,而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公民对权力应有的态度:你再牛逼,我也可以觉得你滑稽;你可以满脸真诚地说谎,但你拦不住我扑哧笑出声来,然后转身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一点一点改变你,同时居然还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3. 虽然不少人认为韩寒去年岁末的“新三篇”标志着某种公民态度的逆转,但在我看来这三篇是公民韩寒送给中国社会的一份厚重的新年礼物。他用拿捏准确的文字告诉我们:所有看似没的谈的事,都是在我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和语境之前。
4. 尽管韩寒可能很早就开始写东西,但我对他真正开始关注并欣赏是08年以后的事。那都是因为他的博客,而不是《三重门》,我以前更从未知道作文比赛这么萌的事他也干过。或许是因为他的小说我看得不多,我个人感觉韩寒的最佳状态是写“一扎长”左右的文章,那是他如有神的长度。
5. 我毫不怀疑韩寒有博客以来的文章就是那个赛车手韩寒写的,正如我毫不怀疑韩寒的赛车比赛就是那个嬉笑怒骂的博客作者韩寒赛的。至于再早的事,对不起,一群成熟老男人可以自娱自乐玩起CSI,但我真的没兴趣。因为对韩寒那些早期的作文和小说,我本来就没兴趣。就算那些都是韩叔叔、韩伯伯、韩大爷写的,也丝毫不会影响我对博客作者韩寒的尊重与欣赏。那是一种就事论事的以平视为基础的尊重与欣赏。韩寒只是一个用独立思考和很多“一扎长”的文字带给我阅读快感的作者;他不是我的偶像,因此也就无从坍塌。
6. 退一万步讲,就算连我所欣赏的“一扎长”的韩寒博文也是他的“团队”参与策划甚至直接操刀的,我还是希望中国能能出现更多有团队的韩寒,而不是没有团队的方舟子。两个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愿意用冷峻的目光盯着政府和权力者,另一个只愿意盯着其他的名人。他们用不着比谁更犀利,也用不着比谁更缜密,因为脚下的高度不同,境界自然不同,所以不可比。
7. 我一向推崇批判性思维,但我不赞成怀疑一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信仰,后者只需一条道走到黑的脑力劳动;前者批判是想在废墟上建房子,而后者看见金字塔也觉得应该把它变成一堵秃墙。
8. 不过公平地讲,方舟子对我们这个社会而言也并非毫无价值贡献。他提醒那些聚光灯下的名人,自己镜头前聊美了的时候很可能是将来要后悔的时候。要在国外,一个想参加总统竞选的人恨不得10岁以后就需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得贴谱不能太夸张更不能随便撒谎。咱们这不兴西方那套假民主,因此只能靠方舟子先生(或许还包括不久前刚刚被夹过头的司马南先生)提醒大伙了。
9. 最后,虽然我理解做父亲的韩寒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容忍限度,我仍然觉得韩寒面对质疑最屌的做法还是—就像我以前微博里说的—不解释,让自己成为猫王一样的谜。